民眾黨舉行黨主席選舉,立委黃國昌毫無懸念地以極高得票率當選,距離他上次做為政黨領袖,已經十年,這十年裡,執政黨從國民黨轉變為民進黨,黃國昌從「站在國民黨的對立面」,轉而「站在民進黨的對立面」,戰鬥位置的挪調,不是黃國昌的「變」,相反的,正是他的「不變」─做為「第三勢力」新興政黨,必須堅持「在野監督」的立場。
朱立倫祝賀,賴清德視而不見這場黨主席補選,除了民眾黨支持者的參與,社會關注度不高,甚至連民眾黨員的投票率都有下降的趨勢,這反應了政治現實,畢竟前主席柯文哲陷入圖利與政治獻金官司爭議,民眾黨的民意支持度顯著下滑,儘管兩位候選人蔡壁如和黃國昌都標舉「延續柯文哲價值」,但他們不宣的壓力是:民眾黨還能不能走下去?或者與其他過去三十年來的新興政黨一樣,都難逃曇花一現、終於泡沫的命運?不能倚仗柯文哲的清白,明年的九合一基層選舉,就是第一關;三年後的總統與立委大選,又要做出什麼樣的選擇─既維持政黨主體性還能攻城掠地。
黃國昌當選,國民黨主席朱立倫第一時間表達祝賀,或許因為黃國昌在第二場政見會上直言,「二0二八年把賴清德拉下來,才是真正邁向改革的第一步。
」民進黨全黨包括主席賴清德總統都默不吭聲,反倒是曾為「同志」的時代力量主席王婉諭以「九問」嚴厲批評黃國昌和民眾黨,黃國昌則淡然回應,時代力量有自己的政黨主體性和選擇的道路,予以尊重,但多花一點時間專注在如何贏得多民眾支持比較實在,「不要側翼當到讓自己變成小丑。
」王婉諭的九問,正足以突顯她和黃國昌對第三政黨定位的認知大不同。
王婉諭質疑柯文哲主張的「兩岸一家親」,黨內充斥「黨派人士」,與涉入《反滲法》的人去頻繁溝通,這是直截了當的「扣紅」,宜與不宜自有公評,不過,兩岸交流是柯文哲一貫的主張,黃國昌固是一般認知的「獨派出身」,却也不是動輒抹紅他人的「鋼鐵獨派」,唯台獨才是「民主力量」的認知,正是「反民主」的表現;她質疑民眾黨與反同人士往來,絕非「進步」政黨,不過,她所點名的人都不是民眾黨員,而且民眾黨曾經對其言論聲明「請自重,莫散播(反同)仇恨言論」。
她攻擊民眾黨縣市長「涉貪率」百分之百,當然是針對前新竹市長高虹安和曾為台北市長的柯文哲而來,兩者都還是司法程序中,且是否構成「貪汙要件」,社會仁智之見反差極大;她譏評妨害自由前科者都能當選黨代表,算什麼「進步」?這個問題真是大問題,但絕非民眾黨獨有的問題,包括藍綠兩大政黨有各種「前科」者比比皆是,犯事者有法律規範視其所犯法條而有參政的限制,但對參與政治團體則視政治團體的內部要求,所謂「江海不擇細流」,就像柯文哲和其他藍綠政治人物,都有赴八八會館的例子,黃國昌獨責檢警調,因為他們手上握有司法公權力。
王婉諭「九問」嚴批黃國昌,更該警醒的是民進黨王婉諭對政治弊絕風清的嚴格,值得敬重,但她獨責與時代力量同為小黨的民眾黨,或許不盡然是「盡側翼之責」,而是時代力量仍有與民眾黨拚小黨地盤的企圖,但她忽略了,「側翼只能是側翼」,對執政的民進黨而言,時代力量做為「政黨側翼」的階段性功能已經告一段落,砲口對準「小黨」而非權力者的戰略戰術(如果時力還有戰略戰術),並不能為時代力量重新掙回足夠公職當選的支持者(選票)。
關鍵的是,王婉瑜的所有質疑,都是「柯文哲時代」的存在,言必稱柯文哲的黃國昌,如何重新走出民眾黨的路?第三小黨生存不易,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柯文哲能面不改色地收受二百萬、三百萬的「皮箱現金」,黃國昌能嗎?會嗎?肯嗎?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麼黃國昌就得依靠政治獻金法規範的小額或限額獻金,維持民眾黨的日常,不要以為這是簡單的事,時代力量前主席徐永明就因為接受國會遊說金主的「借款」,差點吃上貪汙官司;選舉期間籌措獻金就更困難,簡單講,黃國昌的「第二次人生」只會比他的「第一次人生」更艱難。
值得注意的是,黃國昌在政見會中強調,民眾黨的主張(包括國會政策立場)都會思考:如果是民眾黨執政、柯文哲當總統,「民眾黨願意接受相同的民主規範和監督制衡。
」這句話指的應該是藍白政黨在立法院通過的包括國會改革在內的各種法案,反應的是黃國昌已經不是十年前以「第三勢力小黨」為滿足的黃國昌,他不是異想天開地認為柯文哲還有當選的可能,也不是預為未來的「藍白合」做準備,相反的,如果真如他的「豪語」─二0二八拉下賴清德,那麼不論未來誰當選,哪個黨執政,他的標準已經立下了;這句話更是說給執政的民進黨、賴清德總統聽,如果民進黨「願意接受相同的民主規範和監督制衡」(九成九都是民進黨過去曾經的主張),國會僵局何至於如此?王婉諭批評黃國昌成為傅崐萁的打手、把政黨經營成邪教云云,則是不折不扣的人身攻擊,黃國昌是政壇少數難「喬」的人,他不是傅崐萁的打手,相反的,國民黨提出任何主張都得爭取民眾黨的支持,民進黨若退一、二步,思考符合民進黨過去一貫主張的民眾黨立場,綠白何至於連溝通的可能都無?甚至發生民眾黨支持大法官提名人,却遭民進黨團封殺以至「全滅」的「慘劇」?黃國昌當選,不表示他就能開啟民眾黨「黃國昌的時代」,柯文哲曾經打下的民意地盤,未必能全盤轉移,但有一點,民眾黨八席立委,四年都不會改變,即使民進黨發動「大罷免」都動搖不了。
不肯祝賀的賴清德,早一點正視這個事實,民進黨的處境會好過一些。
https:www.storm.mgarticle5324971?mode=who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