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側翼、檢察官稱柯文哲在簡訊中自稱朕是剛愎自用,但其實是引用典故喻事-其實該簡訊在我看來比較像是朋友私底下的調侃。
也跟各位補充一下維基百科關於年羹堯案的解析,官方紀錄的批註是「年羹堯深負朕恩,擅作威福,開賄賂之門,因種種敗露,不得己執法,以為人臣負恩罔上者誡。
」結局先不論雍正不得已殺一儆百、亦或是不得已承受百臣諫其死,但在我看來這則簡訊在調侃之餘也是一則提醒。
希望對方可以謹守住清白的底線,不隨意發表不妥當的言論。
(當然這只是我的解讀。
我知道更多側翼會著重於朕這個用詞、亦或是自比雍正。
但你不要去看鏡週刊那些洗地帶風向的報導,你自己去看年羹堯的典故,你會認為這是一個剛愎自用的人去引用這個典故的用意嗎?你看看我們賴總統是因為他自己自稱朕被大家認同清德宗該調侃嗎?他聽到這樣的「尊稱」會開心嗎?你真的要說,柯文哲也比喻賴清德說是清德宗,你看看他聽到是和顏悅色開心聽到了柯文哲稱讚他,還是氣急敗壞反手讓北檢羅織其入罪、羈押他讓他受牢獄之苦?所以重點是否剛愎自用、其實是取決於事情、事實本身背後的決斷。
沒有人在用單字、單句抽離開來去做誘導性陳述的吧。
起訴書為什麼令人詬病,其實也在於像這類私人聊天開玩笑的訊息,以及許多零碎的私人瑣事,北檢用拼湊式的方式去起訴,根本沒有法律上的證據力。
我說白了那種起訴書你跟我說是鏡週刊寫的我會覺得合乎他報刊的水準,本來就沒什麼真實性、只剩下煽動性。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閱讀一下桃檢起訴鄭文燦的起訴書。
你認為桃檢能寫出來的專業性,北檢做不到嗎?其實重點就在於你能力文筆法律知識再完備,你是要構陷一個清白之人,就只能編造、聯想、主觀無客觀地起訴陳詞了。
這行為也正是正告社會大眾,司法公信力可以如此兒戲。
對了,鏡週刊今天也有配合起訴書的這部分去做洗地報導抹黑,我就不去寫他內容說了什麼了。
(資料查自維基百科)至於為什麼鏡週刊跟北檢的起訴書首尾始終保持密切聯繫,我相信偵查不公開的刑期對於北檢來說也是兒戲。
畢竟就算你質疑他他們也只會自己查自己、查無不法。
(最後 所有內容歡迎大家自行轉發引用,謝謝)
審判官、檢察官的自由心證 - Dcardftrendingp257616026?cid=9fae06c8-b0f1-447e-a626-6473c3e0f717&utm_source=share
到底臉皮多厚,這個也能放到起訴書,跟案件到底有什麼關系
臣議其君死罪呢~究竟是惡意解讀還是柯文哲有病?😏柯文哲做精神鑑定說不定能減輕刑責
就是明知找不到證據硬要讓你社會性死亡 輿論攻擊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