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後》總裁部長變「找不到部長」 郭智輝遭產業抱怨「連杯冷泡茶都無法觸及」

經濟部長郭智輝上任8個月,遭到不少業者抱怨 。

(資料照,顏麟宇攝)經濟部長郭智輝從去年5月20日上任後,歷經8個月的洗禮,對於經濟部議題侃侃而談,其中對於「境外關內、境內關外」等議題,更是拋出各種想法,但實際上細看各項宣傳內容,卻沒有實際能拿出手的實績,甚至還被業者詬病「找不到部長」。

經濟部近期處理水價、電價、油價等民生議題引發各界討論,同時各界更關心未來是否會缺電,另外也因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即將再度執掌白宮後影響全球局勢,都希望經濟部能提出具體的施政方針。

不過一開就是兩小時的記者會,會中次長們對於業務陌生,或是發言受限,僅能就手稿上的內容拚命猛念,宛如在立法院施政報告一樣,唯獨部長郭智輝暢所欲言,但回答內容多為「隔靴搔癢」,無法真正滿足企業所需。

沈榮津一站式的服務,變成現在公文轉來轉去記者會中媒體提出產業「希望經濟部給予關愛的眼神」,郭智輝回說有召開8次與產業座談會,更積極表現出有去南部下鄉聽取意見,認為已經有在關注產業需求,不過產業反應相當冷淡,認為這幾任部長當中,現在是最感受不到溫度的。

有業者就指出,過去與前經濟部長、前行政院副院長沈榮津座談時,業者提出需求時,「老沈」就會立刻找負責的官員,若不在現場更會打電話詢問,讓產業享受一站式的服務,問題立刻就能解決,有別於現在公文轉來轉去、轉到暈頭轉向,但問題還是無解,只能讓業者想辦法。

產業過去與前經濟部長沈榮津座談時,業者提出需求「老沈」就會立刻找負責的官員,若不在現場更會打電話詢問。

(資料照,蔡親傑攝)有業者私下抱怨,現在全球景氣沒有起色,只有半導體、電子產業有訂單,傳產正在面臨產業寒冬,甚至預期會比疫情期間還要更慘,但是現在經濟部卻在扶持中小企業,更希望大型企業要帶著中小企業轉型,殊不知現在大型企業自身難保,大廈傾倒的警鐘已經響起,但經濟部卻沒看見,依舊只扶持特定產業。

業者還說,現在不僅是企業想找部長難,連產業公協會要與經濟部溝通都與過去不同,唯一能與經濟部搭上線的只有半導體產業,「好像全台灣只剩下半導體」其他產業都不重要。

相比於歷任經濟部長,三不五時會與產業喝咖啡,現在連杯冷泡茶都無法觸及,產業心理的苦,無法找人訴說。

先進製程赴美沒限制、鬆綁N+2限制,台積電陷刀抵脖子困境不過半導體也不是一路順風順水,日前川普宣布要強化美國本土製造,其中半導體就成關鍵戰略技術,外界預測美方會要求台電加快赴美生產的排程,對此郭智輝是企業經營者的角度回應,認為海外投資生產成本高,去美國就只是接近市場。

不過現場媒體有關心台積電赴美是否會比照過去赴中國投資時,必須落後台灣兩世代以上(N+2),但郭智輝卻說,現在沒有相關考量,只要企業能賺錢就不會刻意限制。

美國總統拜登在台積電位於鳳凰城的新晶片工廠的建築工地上。

(資料照,美聯社)從台灣到外媒都稱台積電是「護國神山」,關鍵技術發展一直是台積電領先業界的企業機密,過去經濟部投審會(現為投審司)就訂出N+2以上的規則,意即出口的技術必須受到保護,但現在卻因美國要求而讓大門敞開,若未來美方要求最關鍵技術必須優先在美落地,就等於綁架台積電,屆時不能以既有規定來限制,讓台灣競爭力果實的直接被奪去。

經濟部人才荒,次長跑光卻由台電代答國家政策值得注意的是在年終記者會當中,發生次長另有公務、能源議題交由台電發言人代打的荒腔走板情況。

國家能源政策理理應由經濟部部長、次長直接說明,但記者會卻是交由台電發言人代打,而且談論的還是離岸風電選商政策,這屬於能源署,更是台電的主管機關,卻發生執行國家政策的台電幫忙回答高位政策,造成現場一片譁然。

上任8個月中,再生能源業者多次表達希望政府應該要提出新的能源政策規劃藍圖,但仍不見經濟部聽進去,甚至不同業者不約而同的提出再生能源成為政府政策孤兒,在去年520交接後,關注度落差大,且台灣環境還未成熟,基礎建設也未完善,若政府真想要達成過去規劃的能源供應量,就應通盤檢討、並找出卡關原因、對症下藥,才能讓能源轉型持續推動。

不同業者不約而同的提出再生能源成為政府政策孤兒,在去年520交接後,關注度落差大。

圖為製作離岸風電水下基礎的興達海基廠區。

(馮建棨攝)在再生能源推動上,離岸風電開發商提出未來3-3選商必須儘速啟動的呼聲,同時浮動式風場也應該要有具體時程,而不是一直停留在傾聽、蒐集意見,尤其是去年浮動式示範風場在2024年1月召開說明會後,就直接空轉一年,讓業者苦不堪言。

當經濟部面對國內產業需求無法提出具體政策時,對外又有國際情勢變化,讓經濟部公務員相當頭痛。

就有公務員私下表示,郭智輝會提出許多點子,就要下屬開始評估可行性與如何執行,但是經過實際盤點後,卻又發現太困難、無法在一任任期內完成,就把相關計畫擱置, 讓屬下前面跑斷腿、後面又無法收尾,直言在公家機關工作,比私人公司還要慘。

老船長下船,經濟部內又要大搬風工作推行困難下,經濟部又要面臨連走兩位次長,雖然現在補國貿署長江文若為政務次長,先安撫穩定美國等為主的對外貿易,但國內產業政策、能源政策卻無法有老船長掌舵,是現在經濟部的的難言之隱。

新任經濟部政務次長江文若原為國際貿易局長。

(資料照,蔡親傑攝)也由於上任8個月,卻無法提出具體的施政成果,傳出郭智輝對於經濟部所轄機關署長級官員怨言頗多,將在農曆年後啟動第一波的人事調動,產發署、能源署、產業技術司、產業園區管理局都被列為要調整名單當中。

據悉相關部會首長將會以輪調方式進行調整。

當國內產業政策了無新意、能源政策沒下文,國際上又有川普2.0衝擊全世界,內外夾擊下,更希望政府能提出有力政策,不過當經濟部文官被下封口令,讓公務員無法透過「放風向」試水溫、更與現況脫節下,難產出貼近需求政策,只能祈禱環境自然轉好、迎來天明。

https:new7.storm.mgarticle5310257

2025-01-17 00:00
5

啊~ 那他到底都在做什麼?

2025-01-17 16:24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