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Miyoung KimFebruary 10, 2025 4:59 PM GMT+8新加坡,2月10日(路透社)-日本的日產汽車(7201.T)在與同城對手本田汽車(7267.T)的合併談判失敗後,表示願意與新的合作夥伴,甚至科技公司進行合作。
這兩家公司原本有望成為全球第四大汽車製造商,年產量接近700萬輛,僅次於同鄉豐田汽車(7203.T)、德國的福斯汽車(VOWG_p.DE)以及韓國雙雄現代汽車(005380.KS)和起亞(000270.KS),根據2024年的銷售數據。
據另一消息人士透露,日產退出是因為本田提出將其陷入困境的對手變為子公司。
日產在美國和中國這兩個最大市場遭遇嚴重銷量下滑,去年回應這一情況推出了包括裁員和減少產能的扭轉計劃。
利潤下降導致流動性緊張,限制了電氣化努力,這是為了抵禦比亞迪(002594.SZ)和其他中國競爭對手的挑戰。
這些中國公司憑藉廉價的電動車顛覆了全球汽車市場。
自2024年3月結束的財政年度以來,由於重大的資本支出和利潤縮水,日產汽車一直在燒錢而不是賺錢。
LSEG數據顯示,未來兩年內將有約1兆日圓(658億美元)的債券到期,佔其總未償債券的43%。
與其他公司相比,日產在電動車轉型中受到的打擊更大,因為它從未完全從2018年前董事長卡洛斯·戈恩被撤職和逮捕所引發的多年危機中恢復過來。
其市值現在僅為本田的五分之一,約7.6兆日圓。
十年前,兩家公司都價值約4.6兆日圓。
過去12個月裡,日產股價下跌了近30%。
去年,該股價跌至400日圓以下——法國合作夥伴雷諾(RENA.PA)在2002年增持日本汽車製造商股份時評估的股票價格。
隨著日產和本田宣布合併談判,12月股價有所回升,週一收盤報443日圓。
(1美元 = 151.9900日圓)報導:金美英;編輯:克里斯托弗·卡辛新聞連結: https:news.surl.twnews?time=1739179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