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 育兒的路上,省思原生家庭帶來的傷害

小孩兩歲多了,目前是跟我自己的爸媽一起住,今年也已經計畫有二寶要一起搬去大樓住孩子在成長的階段有好多新的事情發生,一開始肢體動作學習、語言學習、說話方式、情緒處理、身心靈課題、教養、疾病....等等。

第一次當父母,我和老公很認真的研究網路上醫生的文章或是社群裡面其他家長的作法,但當我覺得找對方法也是用在自己的孩子身上時,父母總是會用傳統的觀念想要打破我們科學育兒的做法。

我真的想說時代在變,環境、空氣還有食安問題變得比以前還要嚴重,父母就是會在一旁很得意自豪地說:「當初你們還不是隨便吃,隨便長大」、「現在的小孩太幸福了」,聽到得總是讓我覺得好像一定要貶低自己的兒女、孫子女才行。

也可能是平常家裡太常用貶低、調侃的方式說話,導致我常常會往這方面想,遇到老公的時候,還為此討論,我說沒有辦法已經習慣這樣的模式,要改變需要很大的努力及時間。

我開始討厭原生家庭的做事、說話還有有關孝順或是倫理的問題,我想接受我的孩子有自己獨特的發展,希望用蒙特梭利的教育方式讓孩子自己動手學習懂得自理自律,玩玩具有不同的玩法、有創造力、想像力,因為以前的我就是被掌控著,媽媽說的才是對的,你這樣子做不行,一定要照大人的方法才是對的,這樣可以少吃點虧。

甚至有手足的時候,我都被教育成姐姐就是要讓小的,姐姐要懂事一點,爸媽從來不用要求小的要懂事,導致我覺得我一直在cover妹妹的事情,出事情了爸媽只會找我,叫我去跟妹妹談... 不知道為什麼也是孩子的我,需要承受這麼多父母該做的事情。

只要一說到小時候想替自己抱怨一下,就會被父母說不知足,真是冤枉啊!我不能說完全都是父母的錯,常聽到有人跟我說他們也是第一次當父母,對! 我也是,但我不想把自己討厭的事情再帶給我的孩子。

雖然還有一段時間才會搬出這個家、送孩子去上學,但我已經迫不及待了,覺得搬出去可以有距離美、甚至不會讓我一直出現煩躁的感覺。

但那些聲音偶爾還是會出現,好像搬出這個家我就不會生活、沒有父母什麼事情都做不了,30幾了媽媽還是常常叨念我提醒我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情,好像我還是個小小孩一樣,但我認為我是這個家裡最不需要被擔心的人,但他們的關心常常說得讓我覺得被看扁,以前更是會用調侃的方式,讓我覺得被取笑而有點自卑。

連裝個垃圾袋,拆個包裝紙這種小事情都要提醒,我不希望這些生活上的習慣,會被我延續到我的小孩身上,我把我討厭的事情記錄下來,我不希望未來我的小孩因我而感到困擾。

我努力了雖然有點遲,媽媽總是要我對不合理的事情做出忍讓(或是考慮到輩分問題的時候),我不經充滿疑問。

在外面看到自己的孩子還沒辦法為自己發聲的時候,讓我覺得我必須為孩子站出來而不是軟弱下去。

人家說,對於原生家庭的事情,必須要自己先照顧自己並釋懷才能夠復原,其中一種方式就是保持距離,在這個時間點覺醒了解到被壓抑的性格也算是一種深刻的領悟。

紀錄不喜歡的事件以後還能回來看:1.教孩子玩玩具的時候,一定要照說明書玩,不能有其他玩法。

2.覺得孩子事情做不好然後自己搶去做,孩子不順自己的意,再來責怪孩子怎麼自尊心那麼強?3.孩子不能吃的東西,硬要誘惑孩子或是故意吃給她看。

4.說話喜歡用負面的詞去詢問,讓孩子往負面的方式去思考,導致討厭這件事情。

5.不斷地要產生互動,一直丟問題給孩子回答,但又不是真心地想聽孩子的答案。

6.要求大孩子長大卻不要求弟妹成長,做兄姊的要多擔當一些。

7.在外面看到其他小孩吵鬧,會馬上在仁家旁邊跟孩子舉例說:你不可以像這樣(我超怕人家媽媽聽到),可以用正向的方式去解釋而不是說他人的不好8.孩子被干擾當下正在做的事情而鬧脾氣不開心跟我哭哭,被說逃避現實....(硬要套一個缺點給孩子)9.無法了解孩子的作法,卻很聽信外人所說的謠言(好處)。

10.當孩子發表意見的時候,開頭會說: 沒有! 進行否定後再重申一次剛剛孩子所說的意思,當作自已給予很美好的建議。

以上希望半年後,我能遠離這樣的生活希望自己一直都能傾聽孩子的想法

2025-02-13 00:00
0

你的想法很好,時代真的再變距離真的美!想怎麼教就怎麼教別人嘴回到家之後就可以忘記了XD

2025-02-14 08:34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