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這樣就夠了

年前原本約了個朋友出去玩,計畫已經擬定好,甚至連景點的順序都大致安排妥當。

我原本計畫好了要去遊園、逛展覽,喝杯熱茶,然後隨意找個地方坐下來聊天。

然而,後來發生了一些事情,計畫被迫取消,最後只剩下我一個人出發。

我獨自迷失在至善園裡、又穿梭在故宮的長廊間,心情有些複雜。

人潮依舊熙攘,遊客的談笑聲橫穿了蘭亭又在在寧靜的展廳裡迴盪。

我仔細端望著園中的風景、欣賞宮裡的每一幅畫,每一件器物,試圖讓自己沉浸在這些山水與歷史的痕跡裡。

但偶爾,我還是會想著——如果她在的話……或者更準確的說如果妳在的話……會對哪件展品最感興趣呢?會不會看到某幅畫時忍不住停下腳步,輕聲讚嘆?在紀念品店裡,我挑了一張明信片。

上頭是一幅我很喜歡的畫作-《清明上河圖》色彩溫潤,風格優雅。

當時的想法很簡單——這或許是她會喜歡的。

我想著,等回去後,就把這張明信片寄給她,或許還能順便寫幾句話,聊聊這趟旅程的點滴。

然而,如今旅程已經結束,我卻遲遲無法決定,究竟該不該真的寄出去。

明信片靜靜地躺在我的手中,指尖摩挲著它的邊緣。

寄出去的話,或許代表著我還期待著某種回應;不寄的話,則意味著這趟旅程只屬於我一個人的記憶。

我猶豫著,思考著,最終仍無法做出決定。

126日的小年夜,寒風吹得我後頸發涼,我縮了縮脖子,把明信片翻過來。

空白的那面還殘留著淡淡的油墨香,我卻遲遲下不了筆。

該寫什麼呢?"最近好嗎?"太生疏了;"我很想你"又太過直白。

最後只寫了「ごめんなさい」以及「お幸せに」我站在郵筒前,手裡捏著那張明信片,邊角已經被我的手指摩挲得有些發毛。

但是最終我還是回到了我的案前然後默默的將明信片夾回了架上的某一本書中

2025-02-06 00:0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