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設今天有兩位投資者,小帥與小美,兩人都想透過投資市值型 ETF 的方式投資理財。
小帥選擇單筆投入的方式投資 0050,小美選擇定期定額的方式投資 0050。
我們來做一下兩者在投入相同投資成本的狀態下,投資的資產終值會相差多少。
------------------------------小帥 單筆投入(為求方便以年複利計算)單筆投入 240 萬 0050年化報酬率 9.8%投資 20 年單筆投入計算公式: F = P × (1 + r)t其中:F = 資產終值P = 單筆投入的本金(240 萬)r = 年化報酬率(年利率以小數表示,例如 9.8% 則為 0.098)t = 投資時間(20 年)投資成本: 2,400,000 元資產終值: 15,568,904 元------------------------------小美 定期定額(為求方便以月複利計算)每月定期定額投資 10000 元年化報酬率 9.8%投資 20 年定期定額計算公式: F = P * ((1 + mr)n - 1) mr * (1 + mr)其中:F = 資產終值P = 每月定期定額投資金額(1 萬)r = 年化報酬率(年利率以小數表示,例如 9.8% 則為 0.098)(這裡使用月利率)mr = 月化報酬率(r 以 0.098 計算,mr 約為 0.00782129)n = 總期數(240 月)投資成本: 2,400,000 元資產終值: 7,070,393 元------------------------------⭐ 結論從上述計算結果可以發現,即使小帥與小美投入的總資金相同(2,400,000 元),但最終的資產終值卻有顯著差距。
小帥採用單筆投入的方式,資產終值約為 15,568,904 元,而小美透過定期定額投資,最終資產為 7,070,393 元,兩者相差超過 8 百萬。
這樣的結果主要來自於投資時間與複利效果的不同。
小帥的資金從第一年開始便以 9.8% 的年化報酬率累積 20 年,使得複利效果最大化。
而小美雖然持續投入資金,但早期的資金較少,後期才逐漸累積,因此平均而言,資金享受複利的時間較短,導致最終的報酬較低。
這也反映出一個投資的關鍵原則:時間與報酬率是影響投資成果的重要因素。
如果有大筆資金可用,早期投入能讓資產享受更長時間的成長;但如果只能分期投入,儘管降低了市場波動影響,報酬率的累積效果仍然有限。
因此,若有閒置資金且能承受短期波動,及早投入通常能獲得更高的最終回報。
— 來自 Astatic 發佈於 The Astatic Lab https:vocus.ccarticle67af6683fd8978000139df6f
這文真的沒參考意義:1.文章的假設是投資標的一直成長,以過往歷史來說,長期趨勢的確是向上,但發生股災短時間大盤跌個幾十%也發生不少次2.文章自己也有提到複利效果不一樣,且承接上點,你的假設是標的一直成長,你10年前放到現在與去年放到現在,以你的假設前提來看,本來價值就會天差地遠
首先你要先有一大筆錢可以讓你歐印 事實上就是大多數人沒有這筆錢 才選擇定期定額
但實際上逢低加碼還是有價差
很會算,如果那麼會算,數學系的一定績效最好
成本價都不用考慮喔😑
定期定額(X分批投入(O
有一筆錢定期定額 5年都算長了吧 20年..這個舉例比較像是後者手上沒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