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台灣難入CPTPP,加劇產業不平衡

#2021年的時候我就說,萊豬萊牛或核食是可以作為對外經貿談判的籌碼,人家韓國開放美豬美牛是韓美FTA已經展開談判都簽署完了才開放,你台灣對美經貿協議簽沒個影、CPTPP、印太經濟架構都沒進去,就先自己放棄籌碼是在搞三小,當時Dcard上還有一些護航仔說要給黨政府一點時間「經貿談判需要時間」,三年過去,談到哪裡去了?整天洗媒體說有哪些國家的議員支持,講白了各國都跟台灣一樣是行政權說話啦,個別議員或組織口頭支持是很好,但行政部門公開定調的政策才是真的#民進黨跟黨媒整天在那邊逞口舌之快跟中國鬥嘴,事實就是除了電子製造業以外的產業都處在慢性自殺的狀態,中華民國主權當然是不可讓步的底線,但除了這條底線以外,你他媽就不能身段柔軟一點積極打開和對岸交流對話的空間嗎,對岸姿態強硬就批對岸恐嚇台灣、對岸釋出善意就說是統戰收買人心,整天不是醜化中國就是抹紅其他政黨,其他政黨有交流就是出賣台灣、看抖音就是被統戰,各種國際經貿雙邊多邊協定難以推進,連美國主導印太經濟架構都說顧及中國,所以不邀請台灣,中國可以靠內需市場支撐,台灣有那個內需市場嗎#退一萬步言,你民進黨政府先把當年那個不知道在幹嘛害我國比對岸晚一週遞交申請書的智障交出來懲處好不好--台灣難指望加入CPTPP,對台灣影響最鉅者恐怕就是國內的「不平衡發展」將進一步加劇,至於民眾是否倒楣「白吞」了萊豬核食,就更不在話下了。

上周CPTPP(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執委會年度大會落幕,主席國加拿大宣布,哥斯大黎加將成為下一個準會員國,申請加入在哥斯大黎加之前的中國與台灣則反而被擱置,官方給出的理由是:台灣則未獲得所有成員國共識,所以入會案件未被討論。

而台灣官方則強調台灣是經貿績優生,符合所有高標準規範,最後未能被青睞,不必懷疑,原因當然又是「中國因素」。

以這個角度看,台灣加入CPTPP案可以是「長長久久」、永遠都在申請中;除非國際局勢有大變化,否則都不可能加入,最佳的情況可以就是採「WTO模式」,兩岸同時加入、但中國「先台灣走一步」。

CPTPP的前身是美國在歐巴馬任內為了「重返亞洲」、壓制中國而主導的TPP,2015年TPP的12會員國完成談判,但等不到國會通過及上路,2017年1月反自由貿易、支持保護主義的川普就職上任,第一件事就是宣布退出TPP,之後日本出面主導才讓TPP改名為CPTPP之後上路。

之後雖然改朝換代、拜登上任,日本曾表達希望美國重回CPTPP,但美國的政治形勢已不接受也不允許美國再參與任何自由經貿組織,美國未加入。

之後最讓外界意外的發展是:除了最早就申請加入的英國外,當CPTPP上路且開始接受有意加入國家的申請時,中國竟然一馬當先的遞出申請,速度比口頭說要加入CPTPP多年、甚至為此要民眾「食萊豬、吃核食」的台灣還快手快腳。

而很遺憾的是,台灣只比中國晚了6天申請,但結局可能就是天壤之別,不得不因此更受中國的牽制。

CPTPP號稱「高標準」的自由經貿組織,美國當初這種設計也有堵死中國的路之意思,相較中國,台灣肯定更符合參加的標準;而以「成立初衷」言,CPTPP肯定更容易接受台灣、排斥中國。

但中國卻下了一著棋:明知CPTPP的初衷是「反中」,還是跑來申請加入。

這讓CPTPP陷入一個尷尬的局面:如果讓中國加入,一個原本要「抗中」的組織,最後變成原來發起的老大哥(美國)未加入,反而是敵對的中國參與其內。

但鑑於中國經濟的規模與貿易量,如果中國加入,必然對CPTPP有一定的加分效果,畢竟美國退出已經讓CPTPP成為規模與影響力遠比當初小的組織,堅持不讓中國加入未必對CPTPP有利。

而台灣又偏偏在此時犯下一個要命的錯:好整以暇、拖拖拉拉,明明早早就決定要加入卻遲遲未申請,待中國申請後才大夢初醒趕快遞出申請。

但中國已經成為台灣加入CPTPP前頭的「攔路虎」了。

CPTPP採共識制,日、加等美國的扈從國當然會擋中國加入,但台灣想先於中國得到11會員國共識可加入,也是機率極低或甚至毫無機會,最後結果要嘛一直拖延,要嘛雙方陣營協商、「政治解決」,例如WTO時是兩岸同時入會,讓中國不能阻擋台灣加入;但中國比台灣「早一步」加入以「保持顏面」。

但台灣難入CPTPP、或是要多年後才能加入,對台灣卻會有相當大的負面影響。

過去許多經貿官員與學者都曾對台灣被國際經貿邊緣化再三示警,只是近幾年經濟與產業表現不錯,因此有人認為是否有FTA與參加經貿組織都不重要。

不過,這種看法肯定錯誤,事實上,台灣已經深受其害而不自知。

加入自由經貿組織(或是FTA),受惠產業是遍及幾乎所有產業,如果沒有FTA或經貿組織的優惠關稅,大部份時候,倒楣的就是那些傳統產業出口因要課稅而降低競爭力,至於台灣的ICT(資訊通信科技產品)則因受惠於資訊科技協定(ITA)而不受影響、繼續享有免稅。

台灣近年產業非常明顯往ICT產業過份傾斜,雖然可正面解讀是台灣ICT產業的全球競爭力越來越強,但換個角度看,其實就是產業發展越來越不平衡,這個不平衡同樣會反映在民眾所得的不平衡上。

日前行政院主計總處公布經濟成長統計,好消息是經濟成長率預測值上說老實話,壞消息是,連官方都承認不平衡發展的問題變嚴重。

政府可以繼續努力爭取加入CPTPP,但老實說,政府多半作的是「假動作」、對內宣傳味道更重,更且最後的成敗利鈍大多不操之在我。

與其如此,政府何妨把更多心力與資源投注在矯正內部的不平衡上,也許還更實惠見效。

https:www.storm.mgarticle5284565--CPTPP大事記2021922台灣正式申請以「台澎金馬個別關稅領域」名義加入CPTPP,中國已在16日提交申請20211029迎戰四大公投蘇貞昌:禁萊豬怎麼參加CPTPP我加入CPTPP案確定遭擱置 經貿辦:不應有政治考量https:udn.comnewsstory6656839428520211213蔡總統:我國不只要加入CPTPP 更要加入印太經濟架構20211215反萊豬等四大公投案18日將投票,廣播節目主持人今天提問4案結果若都不同意,之後卻沒加入CPTPP、跟美國貿易關係沒增進,怎麼辦?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強調,台灣絕對會向國際大幅邁進。

20241128CPTPP「共識決」新解釋 林佳龍:反對者要講理由說服大家https:www.rti.org.twnewsviewid222955220241209對明年CPTPP「不要太悲觀」 林佳龍:沒有會員國反對台灣加入!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4888240林佳龍:星國與大馬未反對台灣加入CPTPP 將續諮商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73078413465林佳龍強調,有些國家只支持台灣,有些則是反對中國加入,兩者會互相糾葛,確實還沒辦法完全取得共識,但「並沒有反對台灣」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73078413465

2024-12-16 00:00
5

四年前就有日本人提醒了,不過蟾蜍一副末代臣奴,只顧內鬥不顧生死。

2024-12-16 11:24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