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路透社)——在恐龍時代即將結束時,一種類似於現代鸕鶿和秋沙鴨的鳥類,在靠近南極洲附近的危險水域中捕食魚類和其他獵物。
由於一具近乎完整的化石頭骨,科學家現在已經確認這種水禽是現存所有鳥類中最古老的成員。
在南極半島附近維加島發現的新化石屬於一種名為「維加avis iaai」的古鳥,其年代可追溯到約6900萬年前,大約比白堊紀末期小行星撞擊事件早300萬年,那次事件導致除了鳥類後裔之外的所有恐龍滅絕。
維加avis的化石最早是在20年前被描述的。
但由於缺乏足夠的頭骨殘骸,其在鳥類家譜中的位置一直不明確。
研究人員現在能夠根據兩個頭骨特徵——上喙骨和腦部形狀,將維加avis歸類為解剖學上的現代鳥類。
「這兩種特徵都可以在新的維加avis標本中觀察到,」加州太平洋大學的演化生物學家克里斯·托瑞斯說道。
他是發表於《自然》期刊的研究的主要作者。
維加avis是一種早期的水禽,這個群體還包括鴨子和雁。
維加avis似乎在生態上特化於在淺海生態系統中潛入水中捕食魚類和其他獵物。
當時的南極洲並非如今這片冰雪荒涼之地,而是一個溫帶氣候的森林景觀。
鳥類是在侏羅紀時期從小型有羽毛的恐龍進化而來的。
最古老的鳥類「始祖鳥」可追溯到約1億5000萬年前。
最早的鳥類具有滿口牙齒和長尾巴,與現代鳥類相差甚遠。
維加avis是僅知的兩種來自恐龍時代的現代鳥類之一。
另一種是生活在現今比利時、約6700萬年前的「Asteriornis maastrichtensis」。
維加avis的體型和野鴨相仿,但沒有像鴨子一樣的喙。
相反地,它有一個形似鸕鶿的矛狀喙。
其骨骼結構表明它會潛水捕食。
「維加avis幾乎可以肯定以生活在南極半島附近淺海環境中的魚類和小型無脊椎動物為食,就像某些現存鳥類如鸕鶿、秋沙鴨甚至企鵝的飲食一樣。
它能潛入多深以及在水下停留多久尚不清楚,」俄亥俄大學和丹佛自然與科學博物館的演化生物學家及研究主要作者帕特里克·歐康納說道。
「我們知道維加avis會與其他鳥類和各種不同的魚類共享海洋生態系統。
但與現在不同的是,它還會與典型的白堊紀生物共享水域,」歐康納補充說,包括長頸蛇頜龍和強壯下顎的莫薩斯龍等海生爬行動物以及大型似菊石的菊石。
保存下來的頭骨約3英寸(7.6厘米)長,但在生活中會稍長一些,因為它不完整。
「先前的研究指出其身體形狀與現代鸕鶿和特別是秋沙鴨非常相似,因此功能也非常相似。
腿的位置向後移動,這是游泳和腳蹼潛水的適應性特徵,就像鸕鶿和秋沙鴨一樣,」托雷斯說。
「新化石擴展了這種相似性到頭骨,」托雷斯補充道,顯示維加avis具有適合捕魚的喙以及適應追擊潛水的肌肉組織,就像鸕鶿和秋沙鴨一樣。
功能上來說,它的頭骨與鸕鶿和秋沙鴨相似——這些鳥類在追捕魚類時會將下顎閉合以對抗水流阻力,托雷斯說道。
注意到水禽是一種特殊的鳥類形式,研究人員懷疑第一種現代鳥類實際上比維加avis早數百萬年出現。
「我們預測應該有更古老的例子,」歐康納說。
「無論是在南極洲還是其他地方,仍有待觀察。
」華盛頓報導記者威爾·鄧漢姆報道,羅莎芭·奧布萊恩編輯。
新聞連結:https:news.surl.twnews?time=1738902605
終於看到一篇真正的時事了,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