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獎徵答的疑團!

話說,政府機關辦理有獎徵答活動,一方面宣導政策,一方面讓參與的民眾開心。

機關通常都是以勞務外包方式公開招標,機關同仁通常不會在意那些獎品,獎品內容也是得標廠商自己依據標案金額設計的,一般來說與機關同仁不會有什麼關係。

承辦人員常常都不是資訊背景的公務人員。

老案抄一抄,一年一年開標。

抽獎程式有啥問題,他沒能力知道。

只有得標廠商的相關人員心知肚明。

至於為啥會出現這樣重複得獎的現象,除了,抽獎程式有問題外,那個「得獎者」到底是誰?不是機關同仁的誰誰誰,也不是承包商的誰誰誰?為何查不出來,是明知是誰,不能說?還是真的查不到關聯性。

我這邊提供一個思考方向:沒有軟體工程師會無聊且閒到去改寫隨機抽獎程式碼,讓它符合活動鼓勵積極參與的人,使其容易得獎。

至於為何捨棄簡單的隨機抽獎程式,而花時間去改寫程式?這些人是誰呢?記得有人說過,連續六個朋友就會有互相認識的人。

而且這樣的模式,難道是第一次嗎?得標廠商第一次作弊就被抓包嗎?有空的鄉民們,可以繼續挖,這次的得標廠商,在過去也標得的「有獎徵答」遊戲標案,是不是都有類似重複得獎的名單。

不要說是綠政府特有的,以前馬政府的時候,就有這種現象了。

只是越來越誇張,而且執政黨都必須概括承受~找得獎者是誰?這種事不是應該交由徐巧芯立委(專門的)來連連看,就知道了嗎?

2024-12-07 00:0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