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銀行的新聞,為什麼只採訪許舒博跟林柏豐,平衡報導不應該也採訪勞工團體嗎?所以本身文章就是來帶輿論風向的。
其次,薪資透明化在美國、在歐洲都有效改善不平等、減少黑箱作業,唯獨到台灣沒用,請問為什麼?最後,如果這對改善薪資效果有限?那代表資方的商總跟三三會應該樂觀其成,反正對自己的成本沒影響?為什麼要跳出來反對?所以,上面三個問題只證明,勞動部做對了,應該連五萬門檻都拿掉,企業本來就應該用薪資競爭人才,而不是只要求勞工自我投資,再讓企業廉價雇用。
https:ynews.page.linkh5EoM
通報 📢好像有人對這篇文章有新想法唷,快來去看看! fjobp257209823
通報 📢好像有人對這篇文章有新想法唷,快來去看看! fjob_searchp257209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