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國昌立場的轉變,從2013年反對連署附身分證字號到2020年公開表示支持這一要求,反映了他在 選舉透明度 和 防範選舉舞弊 方面的態度變化。
這種轉變可以從幾個角度來看:1. 對選舉舞弊的認識加深黃國昌在2013年反對附身分證字號,主要擔心這會侵犯選民的隱私權,並增加選舉過程中的行政負擔。
然而,隨著選舉舞弊問題層出不窮,特別是死人連署等事件的發生,黃國昌的立場逐漸轉向支持更為嚴格的選舉監管。
他認識到,光憑現有的監管機制無法有效防止選舉舞弊,反而可能損害選舉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2. 選舉公平性與隱私權的權衡黃國昌的立場轉變,反映了他對 選舉公平性 和 隱私權 之間的權衡。
儘管他依然關注選民隱私的問題,但他認為在選舉過程中,選舉的公正性和透明度應該放在更重要的位置。
當選舉舞弊問題逐漸加劇時,提供身分證字號進行連署核查,被認為是一種提高選舉透明度和防止舞弊的有效手段。
3. 社會與政治環境的影響黃國昌的立場轉變也反映了 台灣政治環境 的變化。
隨著選舉舞弊的問題更加凸顯,選民對選舉過程的信任逐漸下降,這促使政府和立法機構加強選舉法規的改革,對選舉過程進行更嚴格的監控。
在這樣的社會氛圍下,黃國昌逐漸支持選舉過程中的更多監管措施,並認為這是保護選舉公正性所必需的。
4. 理想與現實的妥協黃國昌的立場變化也可能是他在 理想與現實之間的妥協。
作為一個推崇民主和透明的政治人物,他一方面強烈主張保護選民隱私,另一方面也清楚意識到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來防範選舉舞弊,會導致選舉公正性受到嚴重挑戰。
因此,他選擇支持這一修法,來達成選舉公正和透明的更高目標。
📌轉變背景與時間點 1. 早期反對立場在2013年,黃國昌明確反對罷免連署附身分證影本,認為這會限制人民參與罷免程序的便利性,並可能帶來個資濫用的風險。
2. 立場轉變的契機黃國昌在擔任立法委員(2016-2020年)期間,對於罷免制度和選舉過程中的舞弊問題有了更多的觀察與介入。
他逐漸認為,為了防止「死人連署」和冒用他人名義,附身分證影本可以提升連署的真實性與公信力。
3. 正式表態支持2020年,黃國昌公開表態支持選罷法修正,特別是在討論有關罷免程序的修法時,他認為附身分證影本有助於強化選舉與罷免過程的透明性與誠信。
支持立場的理由 • 防止「死人連署」及個人資料冒用。
• 增強罷免與選舉制度的公信力。
• 平衡公民行使權利與制度誠信之間的需求。
📍 2013年的黃國昌是時代力量的創黨成員,並且擔任該黨的立法院準備組織負責人。
在當時,他「並未直接進入立法院」,但他已經是積極參與政治改革的公共人物,且以法律專業背景和推動民主改革為主要立場,經常發表關於選舉與政治制度的觀點。
👨⚖️黃國昌立場的轉變是基於對 選舉公正性 和 防範選舉舞弊 重要性的「重新認識」。
在選舉舞弊問題加劇的背景下,他認為 更嚴格的監管措施 是必要的,即使這可能會對選民隱私造成一定影響。
這表現出他在面對現實問題時的務實態度,也顯示出台灣在選舉改革方面持續進步的過程。
💭個人感想2013年還沒進立院->進了立院不同位置不同視野他沒變吧,還是站在公平正義那邊,是政治本就不是非黑即白、食古不化,時空背景、社會風氣、政治局勢的不同,都會對觀點跟立場有影響,拘泥於還沒當過立委的他所發表的言論大做文章,大可不必。
2013還不懂立院水深的咆哮獸 有想法沒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