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不群沒有碰到辟邪劍譜,有沒有可能是真君子?不可能。
先講寫作背景上的理由:笑傲江湖是一本政治寓言小說,本來就是金庸把他過往在中國,中日戰爭和國共鬥爭時期碰過的各種鬥爭事蹟,加上笑傲連載(1967年,文革)當下中共的政治鬥爭的現象抽象精煉後寫成的。
=====這邊要講一下現實中的偽君子是怎樣的,這對理解金庸的描寫手法很有必要。
在現實世界中偽君子型的人多半是出外一口漂亮話,實際碰到自己面對道德抉擇的時候縮頭烏龜閃躲飄,改講另一套高尚的不沾鍋屁話。
為了當下扮演聖人,講話其實經常前後矛盾,只是一直講大道理打高空,賭一般人記憶只有一個禮拜。
另外一個人為什麼要當偽君子?說白了就是能力和品格都不夠,又想要得到過高的地位,只能選擇用演的,簡稱德不配位。
所以這種人心胸通常都很狹小,基本上不能容忍自己派系裡,有比自己在任何層面上優秀的人存在,專業出門演聖人,回家捅親友。
他們會花很多的心思在自己的派系打壓可能出頭的人,並且包裝成為你好,為了大局之類的屁話。
所以現實世界偽君子型的人走到後來,往往自己派系的人才庫會萎縮的很誇張,剩下一堆偶像崇拜的傻子或小號偽君子,你騙我我騙你,上下交相賊。
再者現實中的一個人之所以會得到「偽君子」之類的評價,通常就是他有破功過。
創作中要設定一個人一輩子演兩面人很容易,現實世界中這是很困難的,人往往會在大大小小的事情上展現本性。
而且很有意思的是,偽君子型的人有一個常見情況,就是他過去的經歷通常不清不楚,有很多可疑之處,經常會涉入一堆亂七八糟的紛爭,但是你問他,他一定強調自己是完全清白的好人,都是各種心懷惡意的外人沒事跑來搞他。
你會覺得很詭異,怎麼一堆人正事不幹要去找個(自稱)當世聖人的麻煩?因為那些紛爭其實都是偽君子搞出來的,他在那邊裝無辜而已。
如果你跑去問該圈子的老人偽君子的八卦,通常老人會不置可否,或是暗示你這個人有點問題,自己小心點。
但是你沒有混熟或是沒有打算追問,基本上都不會有人跟你提偽君子的豐功偉業。
功利一點的來講,不考慮道德,偽君子模式本來就是個發展潛力有限的策略。
偽君子幹久了,業界老鳥每個人都知道你骨子裡就是賤胚,大家也都會防你,偽君子只能不停騙新人,然後新人中有潛力的人又會被打壓,廢掉或是跑走,惡性循環下去。
=====現實世界的偽君子講完,再回頭看笑傲江湖,你會發現金庸對岳不群的安排很故意。
金庸應該是拿他現實世界中遇過的案例下去改的。
你沒碰過偽君子,會覺得岳不群前中期的描述很怪,一堆事情講得不清不楚,好像想寫他不太正派,偏偏又死不寫明。
但在現實世界碰過一輪,你就會覺得:「幹你娘笑傲江湖這段寫得真他媽好啊幹!!!!」基本上笑傲江湖主要是以第三人稱視角跟隨令狐沖的方式描寫,因此笑傲江湖到中後期為止,對岳不群的描寫都可以理解為「令狐沖不願面對真相」的過程。
舉例來說一堆江湖前輩跟令狐沖暗示,岳這個人不是好東西,令狐沖都是選擇趕快幫師父辯護,而不是跟前輩探聽一下他師父當年的豐功偉業。
岳不群和華山派過去的經歷也是不清不楚,很多事件反岳方讀者以岳不群後來被揭露的為人,都可以合理懷疑岳不群有參一腳;但是反過來說,相信小說中的公開情報(其實也就是岳不群和寧中則單方面說法),你也可以相信岳不群真的就是很可憐,被師叔斬了一劍昏倒後就啥都不知道了。
而岳不群手下的華山派是怎樣的情況?一個人才凋敝,除了岳不群夫婦外沒有半個人能撐場面的要死不活門派。
照理來講就算劍氣大戰,氣宗剩下的人不會只有岳不群夫婦,而且論資排輩,岳不群接掌門非常的不尋常。
而風清揚知道內情不願意詳談,只是直接就表明看不起岳不群,而且後面一長段「世上最厲害的招數,不在武功之中,而是陰謀詭計…」,十之八九就是在嘴岳,但沒有指明,這都是現實中被偽君子坑過的人常有的反應。
旁白描述也說令狐沖聽了就覺得風清揚在嘴他師父。
同時武林中不管正邪派,只要老資歷的講到岳不群基本就是「呵呵偽君子」,但是不願多談。
這些都是在暗示岳檯面下醜事其實很多,老江湖私下都在傳,大家不想當第一個撕破臉的人而已。
打壓後進其實也有徵兆,罰令狐沖在思過崖反省的時間,以任何標準都不合乎比例原則;風清揚直接挑明說岳不群把令狐沖教笨了,那也是現實社會上各種偽君子很常見的手法,故意在指導後輩時一些低效率的笨方法,引導你在無效的方向鑽牛角尖,而且嚴厲要求絕對不能改,都是些用來避免別人超過自己的常見手法。
以上這些都是在令狐沖學九劍或是撿到辟邪劍譜之前就發生的事情。
更別提岳不群後面直接演出他偷練劍宗招式,表示他其實知道怎樣教才適合令狐沖,藏招不教就是故意的。
不要說教劍宗招式在華山政治不正確,很多人都提到如何凹過去的方法。
更別提華山派話事人就剩岳不群夫婦,他們夫婦嘴砲宣稱「劍宗技法已被整理收入氣宗之內,作為低階訓練法門,這就是練氣為主,練劍為輔」,根本沒人能管。
這種兩派競爭後,贏的一方把對方優點學走變成自己的一部份,也是現實世界商業或科研組織或技術進步的正常現象。
而且本來劍氣二宗的紛爭就只是主輔問題,變成完全禁練就很詭異。
之所以不教大概還是回歸偽君子型人格的問題:氣量狹小。
導致的結果就是氣宗鬥贏了,華山派的武功也只剩12。
然後岳本人教學能力、武功都很有限,他會的那套陰謀也只能坑騙信賴他的人,不是對外開疆拓土的戰略能力,標準的內鬥內行,外鬥外行。
華山派就只能萎縮下去。
當然以上都是只有「徵兆」,沒有決定性證據。
我認為這邊應該就是金庸故意安排的,他絕對不可能給你岳不群自始就是個騙子的明確證據。
你在現實中遇到偽君子,基本上也是會有各式各樣的徵兆,讓你覺得很詭異,有種「不協調感」,但是偽君子會拼命用各種方式化解你的疑慮,讓你覺得你只是想太多,他只是熱愛虛名的假掰北爛人而已。
而且很明顯令狐沖沒有打算去追查真相,我們的視角是被令狐沖引導的。
我覺得這真的是有實際(被捅刀)體驗的人才能寫出來的劇情。
回歸那句話,笑傲江湖是武俠政治寓言小說,不是武俠偵探小說。
偵探小說才會把證據都準備好給讀者看;政治寓言小說,尤其作者有實際經驗的,只會給讀者徵兆,不會給你證據。
等主角被捅爆了才在那邊慘笑,哈哈哈是我自己識人不明,徵兆那麼多我卻沒察覺哈哈。
要說差別就是,一般政治寓言小說主角就只能悽慘落魄的退出政壇;而令狐沖可以遇到貴人,安心退隱江湖抱老婆。
電視版通常會幫岳不群前期的行為加料,讓觀眾很前期就知道岳不群骨子裡就是個賤胚,但小說版中那些行為,站在親岳人士角度多半可以用:古板、迂腐、愛面子,「你們都誤會我師父了他其實人很好」之類的方式幫他開脫,令狐沖就是這樣做的。
另外讀笑傲有一個重點,笑傲江湖中人物的道德標準,不能跟金庸其他作品放在同一個尺度上。
因為笑傲描寫的世界更加灰色,他的人物也更現實。
你不能期待笑傲中的正面人物跟其他金庸作品的大俠一樣嫉惡如仇,知道岳不群是偽君子,左冷禪是小人,余滄海是人渣,就衝過去大罵武林敗類,一掌拍碎他們天靈蓋之類的。
笑傲江湖世界觀的正派好人基本上就是不為惡,偶而有餘力幫一下人而已。
舉例來說有人講沖虛也有心機,也是先考慮保住自己的門派,也會利用令狐沖;方證也是有一堆有的沒的考慮,而不是直接衝出來主持公道云云…...很遺憾,沖虛和方證就是你在現實世界,能期待遇到最好的好人了,他們在自保之餘還願意幫助別人。
沖虛雖然算計,但他有底線,基本上不會害人,而且他的算計其實也對令狐沖有利;而方證更是會在不傷害自己門派的前提下盡量幫助令狐沖,這在現實社會已經是好到難以想像,可遇不可求的貴人了。
所以令狐沖前期選擇幫他師父辯護,基本上其他江湖前輩都不會硬要把真相推銷給令狐沖。
在現實世界中硬要講真相,不想面對的一樣不想面對,何必自討沒趣?你要繼續被騙就被騙吧,我幫不了你。
你看前期令狐沖努力解釋說他師父奇怪的死板教學,刁他動作是為他好,他師父各種捅他都是迫於無奈,武林前輩都是一副憐憫地看著被洗腦蠢蛋的態度:「可憐哪!」不過我也被偽君子坑過,金庸會那麼認真地塑造岳不群大概也是被坑過,而且坑得很慘。
不然要一個連載小說家忍住那麼多回不丟出「岳不群就是人渣」的直接證據,而是一直埋到最後才引爆還滿不簡單的,應該是真的有很深的賭爛回憶在。
我真覺得,笑傲江湖很多安排是要有點親身經歷後才會懂得。
總之笑傲江湖在岳不群部分的教訓就是:管他有沒有明確證據,有金庸描述的徵兆,就要塊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