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做諜報活動會直接表明我是間諜還一家老小通通帶去開開心心來台灣玩遇到事情天人永隔已經夠悲慘了還要被這些人拿來做政治攻擊這種低級行為一堆側翼開始在狂歡其實我有點不懂他們是不是在給執政黨難看欸不然怎麼會覺得海關不作為讓這些人進來🤡昨天還有說是神明保佑剛好砸死中國人所以說死的台灣人是神明AOE不小心打死的是嗎(來不及截圖就刪文了有人有備份嗎?)我如果是罹難者家屬看到這些言論作何感想😩這些側翼根本就在把潛在的台灣支持者全部趕走我真的越來越覺得他們在為共產黨鋪路欸不然講這種言論把親台港澳人民推開的目的是什麼
為什麼青鳥要罵我們賴主席啊,我們民進黨主席選舉只允許一人參選得票率100%這樣怎麼可以叫做中共😡請問我們只有一個人參選會做票嗎 ?不會嘛!這麼民主的方式為什麼要罵?
(中央社記者蘇思云台北13日電)數發部去年採用輝達與AMD晶片建置AI算力池,開放產業申請使用。
數發部表示,今年第一梯次的算力申請到3月7日截止,若審查順利的話,申請者預計4到5月開始使用算力,全年預計還會開放2梯次算力申請。
不過,因為算力平台使用政府資源,計畫執行單位台智雲代表提醒,申請團隊必須注意規範,包括不能拿算力來做虛擬貨幣的驗證計算(即挖礦)、不能違反法規或公序良俗,此外,也不能使用來自中國的開源模型,例如DeepSeek進行算力平台的訓練與使用。
數發部數位產業署今天舉行算力申請說明會,現場約50到60人參與,不少與會業者對於申請資格、算力平台運用方式相當好奇,線上表單提問也十分踴躍。
數產署官員指出,數發部透過建立AI算力池,減輕業者的建置成本,幫助產業發展創新想法。
今年因預算刪減,只能繼續維運去年的40片GPU算力池,今年目標協助150家次資服業者做開發應用,全年預估還有另外2梯次的算力申請。
數產署指出,平台算力採用輝達的H100晶片32片、AMD的MI300X晶片8片,團隊可選擇申請0.5片、1片或4片晶片算力,一次申請使用最長為6週。
審查團隊審核通過後將通知申請團隊,預計最快4到5月可以使用算力。
#我這邊有十台腳踏車,歡迎大家申請使用https:www.cna.com.twnewsait202502130293.aspx
#賴清德 #國防 #預算 #國家安全會議 #GDP總統賴清德日前召開國家安全會議,並在會後發表談話指出未來將國防預算目標增加至GDP3%以上,引發社會熱議。
對此,國民黨立委紛紛表示,人民辛苦的納稅錢,應該要花在刀口上,自賴政府上任以來,兩岸之間的關係逐漸惡化,罔顧了兩岸交流的重要性,面對未來國防預算恐越編越高的情況,對台灣經濟發展不會有任何貢獻。
詳細報導↓↓↓https:www.ctwant.comarticle396647?from=dc
詐團買通移民署引進中國人 已經超過一千人次詐騙集團買通移民署,招募超過一千位中國人進來台灣幫忙做洗錢、博弈、詐騙,只判三年六個月,而且反中人士、反中團體、反中媒體竟然都沒在調查此事?感覺需要調查清楚
https:tw.nextapple.comlife20250214C5D24B6C725DA6CB8905AFD09D1CEAE8行人地獄這個事,在台灣應該會一直持續下去啦弄了一堆規定,而且很嚴格卻一堆人不遵守,罰則輕所以真的有人在遵守嗎?科科舉凡各種紅線違停白線當自家車位路霸人行道騎車不禮讓行人根本是常態所以什麼50年阿什麼的都難以實現啦人家日本是把車子搞得很難開車位很難找,騎車很麻煩人行道畫的大大,路開的小小的才達成但現在台灣人有幾個願意?
空軍司令部證實,台東志航基地1架編號1130的勇鷹高教機,今天上午8時40分起飛時,宣告雙發動機失效,機上1名飛行員跳傘獲救。
這是勇鷹高教機服役後,第一起重大飛安事故。
勇鷹機為雙座教練機,空軍司令部表示,今天由單人駕駛執行任務,飛行員跳獲救,空軍已經組成專案調查小組實施肇因調查。
https:udn.comnewsstory109308549766
老師沒有說明清楚黃國昌為什麼要嗆老師這一句話,我猜測是老師近期有碰到黃國昌,老師詢問黃國昌為什麼要幫助國民黨親中立委⋯⋯黃國昌應該是翻臉嗆回去叫老師不要忘了以前都給作文題目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意思就是要吐槽老師給老師難堪!這個鬼嗆行為蠻符合黃國昌特質,只是用在恩師身上,唉以前年代在黨國長期教育之後,這種作文題目算是很正常,是到了近十年才有重視台灣本土⋯⋯總之,若大致是如我猜測的情況,黃國昌未免也太糟糕太冷血了吧!老師真的生氣了!
台灣在不久之前還擁有美國跨黨派支持,被視為抗中的英勇民主夥伴,然而,《紐約時報》報導,隨著美國總統川普重返白宮,新政府不再以雙方共同的民主理想為核心,台美關係變得更不確定,且轉向交易導向,台灣亟需思考如何應對這一變化。
熟悉兩岸議題的美國專家葛來儀直言,台灣自認為與美國關係良好,在國會擁有許多朋友,因此能挺過這場風暴,但川普的言論讓台灣警覺到,他們其實無法預測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
《紐約時報》13日報導,川普指責台灣在國防安全上投入不足,並在半導體製造領域取得不公平的優勢。
台灣官員與商界人士正努力向川普政府展現他們的合作誠意。
他們前往華盛頓會晤官員,攜帶詳細圖表說明台灣的軍事支出,並提出台灣可以與美國在天然氣等領域促成新交易,同時也努力闡述台灣半導體製造業對美國利益的重要性。
然而,3位熟悉台灣官員訪美情況的美國官員透露,台灣官員上個月與去年12月赴華盛頓,希望能與川普的核心圈子建立關係,但至今成效不大,交流也相當有限。
德國馬歇爾基金會印太計畫(German Marshall Fund’s Indo-Pacific program)主任葛來儀(Bonnie S. Glaser)經常與台灣政界人士交流。
她直言,「我覺得台灣只是說服自己,台灣與美國關係良好,在國會中擁有許多朋友,因此能安然度過風暴。
」並補充說,「當川普發表這些言論時,我認為這是給台灣民眾敲響了一記警鐘,讓他們意識到自己其實並不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 世界各國政府都在努力適應川普咄咄逼人的政策作風,但對台灣而言,影響尤為深遠。
台灣的主要軍事裝備幾乎完全依賴美國供應,近四分之一的出口直接運往美國。
此外,華府在國際上對台灣提供的政治支持,也是台灣抵禦中國壓力的關鍵。
新任國防部副部長柯伯吉(Elbridge Colby)去年5月撰文警告,台灣不應認為自己對美國不可或缺。
「保護台灣,對美國有重大的利害關係。
但即便沒有台灣,美國仍能存活。
」他與其他五角大廈官員主張,台灣應將軍事支出提高到至少占經濟總量的5%,約為目前支出的2倍。
https:www.upmedia.mgnews_info.php?Type=3&SerialNo=223793
民進黨說謊被抓包,沒有任何羞恥心,造謠國家隊都出來了,民進黨政府,民進黨,民進黨側翼都在全面大造遙,難道民進黨支持者都看不出來嗎,還是放任民進黨造謠,就是抗中保台。
記者鄒鎮宇/綜合報導台中市西屯區新光三越13日上午11時30分許發生氣爆,造成4死32傷的嚴重工安意外。
當下,國民黨立委廖偉翔第一時間到現場直播,呼籲民眾繞道並說明情況,引來青鳥出征。
對此,一名在現場的義消也出面澄清,廖偉翔沒有越過現場、沒有妨礙救災,「請大家以救災、爲重,不要再以訛傳訛了」。
據悉,立委廖偉翔氣爆後先發文,要大家避開新光三越和遠百附近的路口,同時開直播透露相關情況,直播時長為2分42秒。
該則直播中,許多青鳥、親綠網紅紛紛留言砲轟,「你是腦袋有什麼狀況嗎,人家在救援你開什麼直播」、「再刪預算啊,不是刪很爽」、「感覺真的很想被罷免欸」、「人血饅頭很好吃齁」。
也有不少粉絲破萬的親綠網紅留言,「你是有什麼毛病啊!自以為抖音網紅嗎?一定要罷免你」、「急著告訴大家我在這我在這。
做事,不要作秀好嘛」、「人家在救災,少去那邊直播添亂」、「你是立委還是鄉民還是記者」。
▲義消出面幫忙澄清。
(圖/翻攝廖偉翔臉書)面對大批青鳥的攻擊,一名在現場幫忙的義消逆風留言,「我是當時就在現場的義消,我們到的時候委員就已經在現場了,且正在協助疏導交通,也同時不停電話聯絡相關單位前來處理,開直播期間非常短,也只是為了告訴大家現場狀況並且宣導請勿靠近」。
義消說,「後來(廖偉翔)關播之後也都在協助我們,提醒路人不要靠近直到拉起封鎖線後他就退出離開,並沒有越過現場還在蹭直播、妨礙救災等相關事情,請大家以救災、為重,不要再以訛傳訛了。
平安最重要」。
據悉,該名義消在台中市義勇消防總隊第六大隊協和分隊幫忙。
然而,還是有青鳥不服,反嗆該名義消「輪不到他做這些事」、「你怎麼不敢講你拿了多少好處」、「辛苦你了,可以到後台去領薪水了」,讓不少網友看了心寒,感嘆「我的天啊,現在的綠色支持者,到底可以壞到什麼程度啊,竟然還說這個義消拿了多少好處」。
#青鳥仔開嗆義消 笑死
「一個中國」、「九二共識」是台灣海峽兩岸關係的政治術語,兩岸各自以口頭方式表述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的共識,因此台灣人需認清。
使台灣人認清,「北京政府併吞台灣」與「一個中國」沒有必定的關聯。
北京政府的「一個中國」、「九二共識」認為,「一個中國」一定由北京政府代表,「一個中國」一定包括併吞台灣,所以台灣不可以脫離中國獨立。
台灣人民對此當然應該反對拒絕。
但是,聯合國與國際社會都認定的「一個中國」,只是決議中華民國應該由北京政府繼承。
並未認定中國一定包含台灣,或是台灣不可以脫離中國獨立。
台灣人民獨立建國與「一個中國」完全無關。
聯合國大會(2758號決議文)確認「一個中國」,國際社會認定「一個中國」都是事實。
但是並沒有認定,「一個中國」不可以缺少台灣地區,不可以缺少蒙古地區。
當然聯合國更沒有認定,台灣人民不可以獨立建國,更重要的是,美國也沒有說台灣不能獨立建國!大家一起支持台獨建國,越多人支持的聲音越多,台灣未來就有希望,我就問一句,大家想不想贏韓國?
下面是在脆上面看到的,民眾黨PO的文章和留言,無用留言太多,只擷取一些和議題有關的留言-------------------------------------------------------------------------------民眾黨PO文:稅收超徵5283億創歷史新高,我們的政府卻在哭窮?每年5月一到,心情就像坐雲霄飛車一樣,因為「為國貢獻」的時刻又到了,乖乖報稅把薪水繳入國庫。
不過前幾天財政部公布的數字卻讓人傻眼,因為去年政府超徵5283億,創下歷史新高!國人的賦稅負擔率達到14.8%,也是26年來的新高!稅收很高,很稀奇嗎?不,其實台灣稅收已經#連續四年大幅超徵,四年超徵的金額高達1.8兆元!政府滿手民脂民膏,但人民負擔沒有減輕,反而越來越重。
各位親愛的台灣人民,連年超徵不該是常態!政府某一年度超徵,可以解讀為當年經濟狀況超乎預期,但連續幾年大幅超徵,代表了什麼?A.稅收預測上長期失準,多收人民血汗錢!B.故意低估預算數,大內宣經濟很好!C.多徵的錢難以被監督,變相成為執政者小金庫!連年大幅超徵的事實擺在眼前,執政黨每年持續多收人民的血汗錢,卻不檢討稅收編列問題,甚至動輒舉債,濫用特別預算規避監督,這都是民進黨政府長年缺乏 #財政紀律 的作為。
明明享有台灣人民提供的優渥資源,卻為了搞罷免,不斷哭窮製造仇恨,有錢搞罷免,沒有錢執政,把良善的台灣拖入仇恨螺旋! -------------------------------------------------------------------------------threads留言留言1: 所謂超徵 是指超出財政部的預估徵收 台灣企業收入增加 繳稅增加的財會名詞 完全不是你們說的 政府主動多徵人民的稅 留言2: 拜託,你連這個也要騙人?什麼超徵?你光是用超徵兩個字就有問題了,這次歲入大於歲出5283億,這個意思是,財政部每年都會有一個預測今年大概會歲入多少,但是今年的歲入大於這個預測,所以也不是跟人民收太多稅金,懂嗎?今年的隨歲入多主要是來自於證交稅,也就是股票市場 留言3: 超徵是因為經濟比預期好所以總稅收的數字超出預期,稅率的百分比又沒動,本來就是賺越多繳越多,這是一個經濟向上的表現。
留言4:總預算的來由↓地方統籌分配(普通+個別)稅款是全國稅收分配地方之後 才變成 總預算我看不少人都誤解成總預算再扣藍白財劃法統籌分配稅款3753億前後順序誤解假設2026年數字都跟2025年一樣設定藍白財劃法生效了那2026年會變成計入新版藍白財劃法3753億+4739億原本配統籌分配稅款實際總預算會變2.77兆左右然後開始扣法定義務支出、一般性、計畫性補助款藍白刪+凍實際剩1842億左右然後 其實把地方統籌分配稅款4739億+總預算3兆1325億後=全國總稅收3兆6064億實際超徵並非5283億僅約1555億政府預估的數字其實誤差沒很大這意味著藍白要逼政府出錢普發2350億又再玩弄文字+數字遊戲藍白是有意針對政府核心命脈「科目」刪凍1.業務費以凍結30%-70%不等(各部會)重點部會甚至是把「業務費」塗掉刪剩1元數發部、NCC、陸委會後面有沒過此版本忘了?但藍白有此意圖才是重點2.媒體政策與業務宣導費這是令政府無法推廣政策讓民眾「知」的權利親藍媒同時持續放送假訊息一來一往之間 假訊息更泛濫----------------------------------------------------------------------------------------------------丟GPT分析:民眾黨說法有誤,因為他把「超徵」講得好像是政府故意多收人民的稅,但實際上只是經濟成長帶來的結果,並非政府「額外強制收稅」。
此外,他把「政府哭窮」和「稅收增加」混在一起,這兩者其實沒直接關聯。
✅ 正確的質疑點: 他可以質疑政府為何不把超徵的稅收回饋給人民,例如減稅、退稅或是增加社福支出,但他把「超徵」講成政府故意多收人民的錢,這是不對的。
-------------------------------------------------------------------------------------------------小弟淺白,雖然關心政治但又很多地方不懂,所以喜歡到處看看因為對稅收超徵上不太了解,所以想知道大家更深入的看法到底是因為經濟好,股票市場活躍所以稅入大於稅出,還是政府故意低估徵收數導致的假象?但是民眾黨在threads上的策略是不是有些問題阿,畢竟threads眾所周知大多都深綠的,小編言辭用的過語犀利,像是政府哭窮這樣的攻擊言論很容易導致反作用,無法讓中間偏淺綠的人理性看待
13 FEB 2025 2:00 PM ETBYCHRISTA LESTÉ-LASSERRE清晨六點,在英格蘭東南部的鄉村,霧氣繚繞中,數百隻粉白色的母豬正醒來準備吃早餐。
牠們鼻息咻咻、口水直流,急不可耐地朝著數十個餵食槽走去,互相推擠著爭奪早飯。
但首先,牠們得先拍照。
當每隻豬擠進自己的餵食槽時,一台小型攝影機會拍下牠們的臉部照片。
不到一秒鐘內,一套人工智慧(AI)系統就會根據牠們的鼻子、耳朵、眼睛和其他面部特徵來辨識出牠們。
有了這些資訊,AI會指示將量身訂做的餐點射入食槽。
同時,該系統還會繼續分析這張照片,尋找其面部表情中可能顯示痛苦、生病或情緒困擾的跡象。
如果發現任何異常,它就會立即向農場主發出警報——那位正在隔壁房間享受早晨咖啡的人。
這些飢餓的小豬是「智能豬」系統的無辜測試者,該系統由英國布里斯托大學西英格蘭分校(UWE)和蘇格蘭農業學院(SRUC)的科學家們開發,旨在解決動物福利中的基本問題:我們人類智人並不是最擅長理解動物感受的生物。
智能豬團隊並非孤軍作戰。
世界各地的科學家正利用人工智慧來解讀從羊到馬再到貓等動物的表情。
有些人已經開發出了比最專注的人類更快更準確地識別痛苦和困擾跡象的演算法。
這些工具可能會開啟一個新的動物照護時代,將健康、福利和保護放在更高的優先位置,英國布里斯托大學西英格蘭分校(UWE)的機器視覺工程師梅爾文·史密斯說。
他領導設計了智能豬系統。
有誘人的跡象表明這些工具可以走得更遠。
最終,人工智慧甚至可能在解讀一系列複雜情緒方面超越人類,如幸福、平靜、挫敗或恐懼等,這些感受對於我們要給動物最好的生活同樣重要。
但像大多數考慮到人工智慧能力的科學家一樣,動物行為研究人員也擔心過度依賴機器,特別是在動物福利問題上。
蘇格蘭農業學院(SRUC)的動物行為學家艾瑪·巴克斯特與史密斯合作說:「也許機器最終會比我們更好;我不知道。
我希望專家們有空間確保人工智慧確實在做它所聲稱的事情。
」科學家早就知道,像我們一樣,動物們會通過面部表情來表達自己的感受。
查爾斯·達爾文在1872年出版的《人類和動物的情感表現》一書中建議,面部表情是一種「共享語言」,這種能力必須是在我們的進化史深處演化的。
布里奇特·沃勒,諾丁漢特倫特大學的心理學家說,達爾文的理論主要基於解剖學。
哺乳動物——包括人類——有很多共同的面部肌肉,其目的是創造面部表情。
例如,我們與狗共享38%的面部動作,與貓共享34%,與靈長類和馬則共享高達47%。
然而,解剖上的相似性並不代表我們可以像閱讀人類一樣閱讀動物的表情。
因此,研究動物溝通的研究人員通常會通過上下文推斷動物正在經歷什麼。
痛苦是最明顯的例子:一匹剛被去勢的馬或一隻跛行且腳部發臭、紅色腐蹄病的羊肯定在感受疼痛。
研究動物表情的研究人員也可以誘導輕微不適——例如,在腿上緊緊綁上血壓計袖帶,或者將一點熱辣椒提取物塗抹在皮膚上。
另一方面,給動物服用止痛藥通常會讓它們感覺好一些。
同樣地,可以通過短途車程或將牠們與朋友分開幾分鐘來在許多物種中誘導輕微的壓力,例如馬和貓。
為了研究小母豬的壓力,巴克斯特只需帶入一些較大的母豬,這些母豬會通過表現出支配行為來威脅她們。
焦慮行為,如叫聲和排便,以及應激激素皮質醇水平的急劇上升可以確認動物處於壓力狀態。
科學家已經花了數千小時坐在欄杆和籠子前觀察這些痛苦或壓力情境下的動物表情,然後將其與可能沒有疼痛或壓力的動物進行比較。
因此,他們為多種物種開發了「皺眉量表」,根據面部肌肉的運動來衡量動物經歷了多少疼痛或壓力。
例如,瑞典農業科學大學的馬外科醫生皮亞·豪布羅·安德森說,一匹向外轉動耳朵並在眼睛上方形成「焦慮皺紋」的馬比保持耳朵和眼睛放鬆的馬更有可能感到痛苦(見下圖)。
她還補充說,馬會用類似的耳部動作和皺紋來表示壓力,但有微妙的不同,例如露出舌頭。
該領域的專家已經擅長手動編碼動物的這些面部動作,這在理論上可以允許進行福利檢查。
但安德森說,這是極其乏味的工作。
人類編碼人員需要平均100秒來識別各種面部肌肉並編碼它們的位置,在單張圖像中,或者30秒視頻則需要2到3小時。
另一方面,人工智慧可以幾乎瞬間完成相同的任務——但首先,它必須被教導。
在海法大學的辦公室裡,電腦科學家安娜·扎曼斯基度過了許多工作日,以掩蓋來自以色列哈馬斯戰爭中的警報聲和爆炸聲。
幾次她匆忙帶著筆記本電腦和心愛的巧克力巴哥犬貝基——也作為她最喜愛的研究模型——進入防空洞。
與加沙大學廢墟中的科學家不同,扎曼斯基的團隊能夠繼續進行研究。
他們正在訓練人工智慧系統自動讀取動物的表情——希望改善它們的生活。
「將我們的大腦和最好的能力用於如此有益的事業,如動物福利?這確實幫助我們在這些艱難時刻生存下來,」她說。
「這讓我們感到充滿希望。
」扎曼斯基首先開發了面部識別軟體來幫助人們找到他們失去的狗。
主人將狗的照片上傳到軟件中,該軟件會在由關心的陌生人提交的流浪動物圖像數據庫中掃描匹配項。
扎曼斯基和她的共同開發者喬治·馬特維爾——一位為了逃避俄羅斯在烏克蘭戰爭中的徵兵而逃離的博士生——已將這項技術捐贈給了在烏克蘭和巴西洪水區工作的救援組織,幫助數十隻走失的狗與主人團聚。
最近,該團隊轉向了一個更困難的任務:使用人工智慧來精確識別動物面部中往往微妙的不適信號。
首先,人工智慧系統必須學習識別對形成表情至關重要的面部部分。
這包括手動標記無數動物照片中的重要「地標」——與肌肉運動相關的地標,例如眼睛的上下緣或鼻孔的兩側——並將圖像轉換成大量數字點,就像一本兒童連線遊戲書中的頁面一樣。
在肯亞自由職業者的幫助下,馬特維爾和他的同事們已經標記了「數以千計」來自各種物種的面部,包括貓、狗、馬和靈長類動物。
科學家們然後可以將大量標記的照片餵給他們的人工智慧系統,以教導它自行在新圖像中找到這些地標。
例如,在2016年的開創性工作中,劍橋大學的電腦科學家彼得·羅賓遜和他的團隊基於分析人類面部的研究開發了一種工具,該工具可以自動找到羊臉上的嘴巴、眼睛和耳朵尖端。
一年後,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計算機科學家們創造了一個程式,該程式在人類面部圖像上進行訓練,一旦將馬和羊的面部扭曲成更類似人的形狀,就能自動放置地標。
馬特維爾的人工智慧現在已經非常擅長自動標記,甚至可以判斷出如何在無法完全看到的臉部位置放置點——例如當狗把鼻子埋進食盆裡,或者貓從沙發後面探頭時,他說。
一旦完成標記,人工智慧就可以通過分析這些地標之間的距離來識別特定的表情。
例如,如果一隻貓張開並緊張她的嘴部——這可能是她感到疼痛的跡象——那麼嘴巴兩側的兩個點之間的距離會變寬。
通過將這些表情與研究人員已經創建的痛苦量表進行交叉參考,人工智慧可以尋找疼痛或焦慮的明顯跡象。
科學家通過尋找眼睛、耳朵和其他面部特徵周圍的特定肌肉運動來評估動物的疼痛程度。
人工智慧(AI)系統則通過測量臉部「地標」之間的距離(橙色和藍綠色點)做出類似的判斷。
這些人工智慧系統在判定動物是否感到疼痛方面變得比人類更快、更準確,部分原因是它們能夠識別最微小的肌肉運動並找到人類尚未注意到的新疼痛指標。
所有這番費心訓練的結果是,人工智慧系統可以以驚人的精確度診斷福利問題。
例如,羅賓遜的人工智慧成功地從一群羊中挑出了幾隻患有蹄腐病或乳腺炎的母羊。
而在2023年,扎曼斯基和她的學生馬塞洛·費格爾斯坦發現,他們的人工智慧在判斷貓是否感到疼痛方面準確率達到77%。
儘管這些工具非常有效,但它們仍然依賴人類來做出初步判斷,即應該從動物的表情中尋找什麼。
因此,最近的研究人員已經將更多的控制權交給了人工智慧。
一些科學家並沒有教導電腦系統去尋找預定的疼痛或壓力表情,而是簡單地向他們的人工智慧提供不同情況下的動物圖像,讓它們通過深度學習過程自行發現這些跡象。
在英國智慧農場試點的Intellipig系統也使用深度學習技術。
史密斯說,這個人工智慧不僅在識別單一豬隻方面以97%的準確率超越人類,而且還非常擅長僅通過面部特徵來捕捉壓力。
今年早些時候,扎曼斯基的研究小組發表了研究結果,顯示一個自由學習的人工智慧在檢測羊隻疼痛方面比即使是技術高超的獸醫和行為專家更為出色。
該算法在82%的試驗中正確判斷出羊隻從痛苦的手術中恢復;而向四名訓練有素的人類展示羊隻面部圖像時,他們僅有70%的時間判斷正確。
扎曼斯基將這些人工智慧的勝利比作1997年IBM超級電腦深藍在數百萬觀眾面前擊敗俄羅斯國際象棋大師加里·卡斯帕羅夫的歷史性勝利。
「就像現在所有人對人工智慧的反應一樣,卡斯帕羅夫的第一反應是恐慌。
每個人都認為,『天啊,人工智慧會奪走我的工作!』」扎曼斯基說,「但後來他們明白,人工智慧只是一種非常強大的工具,可以增強自己的能力。
」不過,扎曼斯基警告說,一台可以自由決定在圖像中尋找什麼的電腦可能會抓住錯誤的特徵。
一個經典的例子是背景中的時鐘。
想像一下,研究人員作為標準科學協議的一部分,每天上午10點拍攝沒有疼痛或快樂動物的照片,然後下午5點拍攝這些動物處於相反狀態的照片。
「如果機器看到一幅上午10點的時鐘圖像,它會說這是一隻無痛兔子,」她說——即使事實並非如此。
對人工智慧實際上如何做出決定毫無了解讓研究人員感到不安。
「每個人都擔心黑盒子問題,因為他們不知道機器做出了什麼決定,或者為什麼這樣做,」扎曼斯基說。
她的學生塔利·希特里特專門在她的論文中研究該小組的人工智慧在動物面部中尋找的具體內容。
她使用了一種稱為梯度加權類激活映射(GradCAM)的工具,該工具生成熱圖以顯示人工智慧在做出決策時關注面部的哪些區域。
到目前為止,她發現機器通常認為眼睛區域是最有信息量的部分,這適用於不同的數據集和物種。
然而,在貓身上,根據與漢諾威獸醫大學獸醫霍爾格·沃爾克合作的工作顯示,熱圖在鼻子和嘴巴周圍最熱。
儘管存在一些問題,一些研究人員仍在進一步推進,努力開發能夠讀取比壓力和疼痛更複雜情感的系統——這些情感更接近人類經歷的喜悅、憤怒或悲傷。
布麗塔尼·弗洛克維奇是里昂學院的一位演化心理學家,她看過不少貓咪影片。
她和她的團隊花了數百小時觀看洛杉磯一家貓咖啡館中貓咪玩耍和打鬥的錄像,仔細編碼動物面部表情的每個細節,尋找它們「開心」或不開心的行為跡象。
這項工作揭示了貓咪會做出276種不同的 facial expressions。
現在,弗洛克維奇與馬特威爾和扎曼斯基合作,將人工智慧應用於她的數據。
技術已經顯示這些咖啡館中的貓咪往往會微妙地模仿彼此的面部表情——通常是在邀請通過梳理毛髮或玩耍來建立聯繫。
在類似的研究中,扎曼斯基的團隊訓練他們的人工智慧系統來辨識拉布拉多尋回犬的照片,這些狗要么熱切地期待著獎勵,要么能看到獎勵但無法觸及而感到沮喪。
人工智慧成功地判斷出狗是「開心」還是「沮喪」的比例為89%。
它在區分「開心」和「沮喪」的馬匹上也取得了同樣的成功率。
在同一個實驗中,有些馬被拍攝到發現期待中的獎勵實際上並不存在的情景。
研究人員發現,他們的人工智慧能夠正確地將馬歸類為「沮喪」或「失望」的比例達到61%——這是一個相對較小的成功率,但仍然好於隨機猜測。
為了在此基礎上取得更多成功,馬特威爾和扎曼斯基正在構建不同情感狀態下的狗、貓、馬和靈長類動物面部數據庫。
研究團隊在網際網路上搜尋那些主人提供了清晰情境描述的照片——從而推斷出動物的可能情緒。
通過將這些照片輸入人工智慧系統,他們希望能夠解碼每個獨特情感情景下物種所呈現的不同面部表情。
扎曼斯基說她的「夢想」是有一個能夠揭示如開心、悲傷和壓力等基本情緒狀態的「狗臉閱讀器」——這對於人工智慧來說是一個特別的挑戰,因為不同品種的狗面部和耳朵形狀多樣。
「現在還不可能,我知道,」她說,「但是在一年內就會成為可能。
這是我們不斷告訴自己的話語——並且我們正在努力實現這個目標。
」弗洛基維茨說,有一天機器甚至可以開始將某些面部表情與「意圖性」聯繫起來——判斷動物是否有某個目標,比如外出、抓玩具或挑起爭鬥。
一個挑戰是收集訓練數據。
「他們用相當於劍橋大學圖書館一半藏書量的文獻來訓練ChatGPT——該圖書館收藏了英國出版的所有書籍的副本,」羅賓遜說,「但事實上網路上並沒有那麼多狗、貓和羊的照片——至少沒有那些能清楚顯示動物情緒的照片。
」哥本哈根大學的動物溝通專家艾洛迪·布里耶表示,面部表情並不能完全說明問題。
農業工程師蘇雷什·尼提拉詹指出,為了探測動物的情緒,人工智慧必須超越面部,考慮尾巴擺動或弓背等其他因素。
他自己的用於農場動物的福利檢查系統甚至分析體溫排放——這是雞和其他面部表情有限的物種的重要線索。
儘管存在這些限制,扎曼斯基說,面部人工智慧已經提供了「實踐和現實」的機會。
她的團隊即將推出一款基於人工智慧的应用程序,允許貓主人掃描寵物臉部30秒,立即獲得易讀的信息,如「檢測到口周有顯著緊張;疼痛程度中等。
」荷蘭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款類似的應用程序,可以掃描休息中的馬的面部和身體以估計其疼痛水平。
倫科尼奧建議,人工智慧最終可以在馬術比賽中使用,獎勵騎手們擁有開心且舒適的馬匹,從而改善運動中的福利和公平性。
更廣泛地說,弗洛基維茨表示,實驗室和寵物收容所可以利用人工智慧來監測動物的疼痛和情緒狀態。
「智能農場」——例如在英格蘭鄉村試點的那些——承諾通過每日監控為動物提供個性化的護理。
史密斯說,最終,人工智慧助手可以指導農民不僅給豬一個無壓力的生活,而且是一個快樂的生活。
對於扎曼斯基來說,這個前景讓她的所有工作都變得值得。
「我的工作是成為改善動物生活的代理人,」她說,「當我们知道我們的動物同伴們開心時,這也讓我們感到開心。
」新聞連結: https:news.surl.twnews?time=1739521533
目前川普上任美國要繼續勒索tsmc了,你覺得當最先進製程都被搬過去後,當台海發生戰爭張美國會?Option #1: 放心炸毀台灣的台積以免落入共匪手中Option #2: 派兵協防台灣毫不退讓
https:udn.comnewsstory1243848546797林姓義消於廖偉翔臉書留言,還原當時情況。
這名義消說,他們到的時候廖偉翔已經在現場了,且正在協助疏導交通,也同時不停電話聯絡相關單位前來處理,開直播期間非常短,只是告訴大家現場狀況,並宣導請勿靠近。
這名義消提到,後來關播之後,廖偉翔也都在協助他們提醒路人不要靠近,直到拉起封鎖線後,廖偉翔就離開,並沒有越過現場蹭直播、妨礙救災等相關事情,請大家以救災為重,不要再以訛傳訛了。
中國AI「DeepSeek」(深度求索)推出V3以及R1版本掀起話題,性能據傳可以媲美OpenAI o1,根據報載DeepSeek是杭州對沖基金兼AI公司幻方量化旗下公司,兩款大型模型透過低廉成本,成為中國AI未來發展的方程式,在美國封鎖下DeepSeek逆風崛起,那台灣的數發部該如何因應?數位發展部的起手式是公告禁止公務機關使用中國大陸推出的DeepSeek,理由就是資安風險與資料外洩疑慮,回顧2023年歐洲議會通過「人工智慧法」(AI Act)草案,成為全球首部完整的AI監管法規,數發部當時似乎沒有任何應對作為。
數發部迄今沒有擘畫明確的AI發展策略,似乎也無能力發展臺版DeepSeek,卻已下達禁令取代實質政績。
數發部應思考DeepSeek的大語言模型以低成本作運算基礎,中國本土AI晶片供應鏈的快速成長,當中包含華為、寒武紀等企業,臺灣絕對有其發展技術的基礎底氣,就連美國都要仰賴臺灣晶片,為何不能超越中國的技術創新,透過軟體優化和硬體效率,推動了一波以效率為導向的技術革命。
如今,數發部以禁止AI工具,取代數位政策,未免過於便宜行事。
然而,數發部跟著拿香拜拜,又不思考DeepSeek的創新技術架構,一味禁止AI使用,如何讓臺灣成為AI重鎮。
數發部應把DeepSeek視為他山之石,下達禁令不過便宜行事,想要成為AI發展重鎮,必須要有實質政策布局,否則臺灣「科技島」恐怕只是浪得虛名。
https:www.storm.mgarticle5322536近期中國新創公司推出DeepSeek,引發西方科技圈震動,多家科技巨頭,如微軟、Google與Meta,紛紛表示要加大投入算力與AI的賽道當中;對此我國政府也不落人後,數發部長黃彥男就表示,希望推動「數發三箭」並創造台灣自己的AI。
黃彥男在2月10日的新春記者會上表示,希望向國發基金爭取10年100億元經費,以投資本土AI發展新創、提供算力,並且還要開放政府資料供AI研發訓練模型;未來希望打造台灣主權AI資料庫,滿足TAIDE訓練所需的一切條件。
財政部日前公布去(113)年全國稅收實徵淨額達3兆7619億元新台幣,超出預算數5283億元,雙創歷史新高。
對此,民眾黨立院黨團總召黃國昌指出,這已經是連續4年超徵,而且超徵的數字非常驚人,加起來高達1.8兆元,財政部、主計總處都難辭其咎,民眾黨團將會召開公聽會,廣泛收集意見後,會提出一套完整計劃,並跟社會各界報告。
該如何還財於民,黃國昌表示民眾黨將召開公聽會,並提出一套完整計劃。
(圖/記者林兪彤攝)該如何還財於民,黃國昌表示民眾黨將召開公聽會,並提出一套完整計劃。
(圖/記者林兪彤攝)民眾黨今日上午召開「挺勞工、顧民生、強國防、護人權」優先法案記者會,針對近日政府超徵問題,黨團總召黃國昌表示,去年稅收超徵5283億元,這已經是連續4年超徵,而且超徵的數字非常驚人,加起來高達1.8兆元,財政部、主計總處都必須對此提出檢討報告,「行政院長卓榮泰上任時就說過,必須檢討稅入估計偏差這件事,但結果檢討了半天,狀況還是一樣,財政部、主計總處都難辭其咎。
」黃國昌提到,前行政院長蘇貞昌在2023年普發現金6000元時說過,超徵不是問題,因為代表經濟發展好、經濟成長率高,所以稅收才會超出預期,「但這樣的話術完全無法禁得起檢驗」。
相關的學者專家都分析,去年稅收成長率8.8%,但經濟成長率只有4.2%,當稅收成長率大於經濟成長率,就代表稅制、通膨都有問題。
面對現在已經超徵的金額,該如何還財於民,黃國昌也表示,民眾黨團會召開公聽會,聆聽各界寶貴意見,並廣泛收集意見後,會提出一套完整計劃,並跟社會各界報告。